众所周知,相较于客观题,法考主观题的考查范围有所减小,共考查七科,即理论法、刑法、刑诉、民法、民诉、商法、行政法。
七科的具体考查内容题型、方式等也是各有侧重和特点。
主客间隔时间较短,距离2025年主观题考试已经不足一个月。法考er找对方向,备考冲刺才能更具针对性,才能切实提高效率。
理论法
具体考查内容为法治思想、法理学、宪法、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,其中“法治思想”是较为核心的科目。
根据历年经验,在主观题的第一道题,以论述题的方式进行考查。通常要求围绕某一主题或案例材料展开分析论述,侧重于考查“为什么”、“怎么做”。
在主观题中,理论法的分值较高,答题难度相对较小,属于性价比较高的学科。
备考建议
围绕“法治思想”这一科目梳理考点,结合时政热点等材料加强理解。
日常注重积累典型表述和论述素材,建立自己的答题术语库。
练习足量的论述题,训练逻辑结构与答题速度。
刑法根据历年经验,主观题的第二道题,便是刑法的案例分析题。
历年刑法案例题的常见题型有两种:“复杂综合实用型”,即五组案情+综合分析;简单理论多观点型,即四组简单案情+多观点题。
刑法案例通常情节复杂、具有较强的开放性。对考生的逻辑推理与多角度分析能力,有一定的要求。
备考建议
大量刷题,熟悉常见考点与答题步骤。
加强对案情的分析能力,学会捕捉关键词,提高解题速度。
刑诉刑诉通常在主观题的第三道题,以案例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。
题目难度一般,会出现法条题。重要知识、新增内容和热点程序问题为常考方向。
备考建议
打牢基础,掌握程序规则和重点制度。
关注新增新修考点,以及证据规则、审判监督等热门方向的考点。
熟悉电子法条,提高检索效率。
民法+民诉民法和民诉,通常在主观题的第四道题,考查方式为民事综合案例分析题。其中,民法的占分比相对较高。
综合案例分析题的案情会比较复杂,对考生拆解案情、理解与应用的能力要求极高。
备考建议
民法回归基础,通过案例吃透核心概念,尤其关注合同、物权、担保等重要考点。
民诉精确记忆重要考点,比如程序规则和期限要求。
注重练习民事法律关系分析,提升案情梳理能力。
加强民法民诉的联动复习,多进行跨学科案例训练,提高综合应用能力。
商法/行政法一般情况下,商法/行政法为选做的案例分析题。
商法实务性强,行政法的考点则较为固定、命题规律性强。但两者的难易程度如何,只有到了考场上才知道。
备考建议
商法/行政法全面备考,不放弃任何一科,考试时选择更为简单的,争取多拿分。
商法以公司法和企业破产法为核心,辐射复习其他内容;掌握股权结构、公司治理、破产程序等重要考点。
行政法熟记关键法条位置并练习快速定位;掌握行政许可、处罚、强制等重要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