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答法考主观题时,同学们需要灵活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,也需要通过写作输出将自己的结论和知识呈现在纸上。
而主观题的写作输出依靠的不是天赋,而是练习和积累。除此之外,掌握流畅的答题格式、突出重点的答题方法也很重要。
法考主观题第一题为理论法的论述题,其余均为案例练习。那么它们的侧重有所不同吗?有比较好用的答题结构吗?
论 述 题
根据往年经验,理论法的论述题通常要求围绕某一主题或案例材料展开分析论述,侧重于考查“为什么”、“怎么做”。
从论点来看,基本布局为:1个核心论点(抽象化)+多个分论点(微观具体化)。
核心论点:从宏观角度切入,对材料反映的问题进行抽象概括,奠定答题基调;
分论点:应具体、微观,围绕核心论点展开,与核心论点的逻辑连贯、层层递进。
具体答题结构,可以采用“四段论”。即“概括问题→分析问题→提出对策→总结、提升”。
第一段:概括问题(是什么)
梳理给出的材料到底说了什么,简要提炼材料主旨,点出其背后反映的问题或焦点,为全文奠定分析基础。
第二段:分析问题(为什么)
材料多源于真实司法案例或社会热点,法考er需透过材料去分析问题及其背后的成因,分析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诉求,分析具体制度的博弈,分析立法当中的抉择。
第三段:提出对策(怎么办)
针对前述问题,提出具体、可行的解决方案及对策。对策一定不能密密麻麻地放在一起,建议分点列明,保持条理清晰,增强说服力。
第四段:总结提升
论述题的开头和结尾是需要重点着墨的地方,一定要有亮点。因此,结尾需呼应开头,对观点进行升华,而且要注意前后观点一致、逻辑严谨。
特别提醒:作答论述题时,同学们可以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。
主观题考试时间紧、任务重,考场上如果一时间难以联系到合适的论据材料,同学们可以有意识地引述题目给定的材料。
在引用的时候要注意调整表达形式,可以调整语句顺序,或者是找出重点,加以概括。简而言之就是用不同的话术说出同一个意思。
案 例 题
除理论法之外,其他学科主观题多采用案例分析的题型。不同科目的案例题,设问的数量和方式都会有所不同。
不过它们的答题格式有些相通之处,我们常用的作答结构,基本上是三段论,即结论+大前提(依据)+小前提(案情)。
首先开门见山地给出自己的结论,亮明自己的观点;
再用所学知识法言法语地给出自己的依据,证明自己的结论和观点,这也是案例题作答的重要部分;
注意将明确的、有把握的回答放在明显的位置;
最后再结合案例中的具体细节做些阐述和细节的补充,这便是加分的亮点。
特别提醒:不同的学科,依据的侧重点也不一样,要注意区分。比如行政法可能会直接考法条,碰到法条能拿分的题,就可以按照“结论+法条+分析”的结构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