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阶段,客观题处在冲刺期,法考er自然要将主要精力放在客观题上,在最后阶段,完成冲刺抢分。
但同时,也可以做些主观题的准备,提前了解熟悉,后面才能更好上手。
毕竟主观题和客观题,还是有很多不同的。历年来,通过客观题,却没能过主观题的考生也不在少数。那么,相较于客观题,主观题难在了哪几点呢?
知识考查更深主观题考查科目:法治思想、法理学、宪法、刑法、刑事诉讼法、民法、商法、民事诉讼法、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、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。
虽然考查范围小于客观题,但主观题考查得更深。
客观题考试中,同学们能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,下对结论即可;主观题考试中,同学们不仅要用考点下对结论,还得结合考点和案情给出自己的理由。
因此在备考主观题的时候,要注意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知识点,并结合小案例熟悉每个知识点的考查与作答;学会让自己的结论立体起来,不再是简单的判断。
如果时间紧张,可以先采用口述的方式,但语言表达要贴合书面用语。如此不断重复,你才能提高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深度,基础才能打得更稳。
能力要求更多除了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的实务能力之外,法考还考查了考生其他方面的能力。
比如阅读理解能力。即考生提取关键信息、抓捕考点的能力。
在看到案情的时候,能抓到突破点,快速反应过来是在考查哪个知识;能厘清各主体之间的关系,找到各主体和考点之间的联系。
除此之外,主观题还考查了写作表达能力。
需要考生组织语言,法言法语陈述理由,并将这些通过文字呈现出来。想做好这一点,除了多加练习,别无他法。
主观题刷题练习的时候也要注意方式方法。比如在看到问题和找到考点的时候,就在纸上写出关键字词,然后再用逻辑性的词进行串联和补充。
卷面要求更高客观题全是选择题,勾出对的选项即可。但主观题有论述题,有案例分析题,每道题的答案都有着密密麻麻的字,想体现出来自己的逻辑,卷面就一定要整洁工整。
针对于此,同学们刷题练习的时候就要注意结构和格式,注意将有把握的理由依据放在更显眼的位置。
●基本排版为递进的“1、(1)、(2)”;
●论述题的基本模板为:核心论点(抽象化)+分论点(具体化);
●案例题的基本模板为:结论+大前提(依据)+小前提(案情)。
规范的答题模板是得分的基础,大家可以根据不同科目,多多练习,找到适合自己思路的,逐渐形成专属于自己的详细答题模板。
时间分配更精准一般情况下,客观题的时间是够用的,提前交卷的考生很多;但主观题的时间很紧张,也很少有考生提前交卷。
因为主观题的任务量更大,考生不仅要解决完问题,还要完成几千字的打字输出。
好在主观题考试每一道题的考查科目和顺序基本上都是固定的,同学们对时间的计划与分配可以具体到每一道题,甚至是每一个小问。
练习的时候掐着时间做题,保证答题时间都在可控范围内。长此以往,便能逐渐适应主观题的考试节奏,完美把握住时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