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文章详情
这几种备考方式,不适合冲刺期!再不改变就晚了!
来源:中国政法大学法考学院 发布时间:2025-07-26 17:39:07

 

法考上岸需要努力与坚持,但同时也要选对方向。有的外界助力可能会起到反作用,有的学习好习惯也不适合从头用到尾。

随着冲刺的推进,同学们也要注意转变自己的备考思维与侧重点,及时转弯。

下面就跟着小法一起来看,冲刺阶段不再适用的几种备考方式!

 

精细研究,钻牛角尖

法考固然重理解与运用,客观题的考查也越来越趋向开放与实务,需要考生深挖理解知识点,并能灵活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。

但冲刺期死磕难度较高的科目或者某个偏冷偏难的概念,不仅耗时巨大,挤压其他科目学习时间,拖慢进度。还可能因过度解读、钻牛角尖等,导致法考知识点理解错误。

而且,不是所有的法考知识都需要同学们深挖理解,适合后期冲刺的科目和考点主要是“背多分”,学习的侧重点在于记忆清晰准确。

因此,在备考冲刺期,知识内容的学习以法考要求为主即可。理解达到基础应用层面;对于“背多分”的考点,果断以精准记忆优先。至于法律的深入研究,则是拿证之后的任务。

 

迷信老师,缺乏自主

法考的知识点偏专业,题目的作答也需要一定的技巧,所以老师很重要,选择到适合自己的老师,学习过程更是会快乐且高效。

但法考备考不能只停留在课堂,若全程依赖听课,不做题、不总结、不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,等于“纸上谈兵”。

在课堂之外,有自己的思考,及时巩固练习,不仅能让你真正理解考点,完成查漏补缺,还能让你更熟练解题。

总而言之,优秀的老师绝不是你在冲刺期躺平的理由,更建议法考er将听课作为查漏补缺和强化重点的手段,将备考的核心任务转向高强度的题目训练,主动思考解题思路,形成自己的答题“套路”。

 

拖延背诵,压力集中

背诵是一件枯燥的事情,不像听课那么有趣,也不像刷题那样有实践感;再加上人的遗忘规律,背了就忘,难免会打击积极性。

因此有的法考er对背诵秉承的态度就是:能拖就拖,最后再集中背诵,魔鬼训练。

但法考要背诵的知识点并不少,比如细节满满的理论法,易混淆考点多的三诉,考点杂乱的三国法。

这样巨大的记忆量,并不是短期就可以完成的。而且背诵也需要多次反复,不是一次就能速成的。

即刻启动背诵任务,争取在冲刺期抓住这些高性价比的分值吧!

建议先主攻理论法,同时继续诉讼法核心程序、重要期限等知识点的记忆;8月起再加入经知、三国等小法的重点背诵。

 

忽视模考,缺乏实践

冲刺期利用刷题来提分很重要,但同时也要注意刷题的质量。建议法考er以真金题和模拟考试题为主。

虽然一场完整的模考比较费时间,但若缺少模拟,不仅会对时间分配、答题节奏、机考操作不熟悉,还会因陌生感影响考场发挥。

因此,冲刺期的实战演练必不可少!建议法考er在冲刺周期,至少进行3-5次仿真模拟考试。即严格按照考试时间、机考方式、完成整套试卷。

在模考的过程中,注意及时复盘,比如分析时间不够的原因、错误集中的知识点、面对难题的策略失误等。

在线答疑>>
热门资讯

刑诉考点——证据的运用

客观题常见陷阱!识破千层套路,快速提高正确率!

2025年法考理论法核心考点!聚焦重点,备考才能快速出效果!

刑诉考点学习:回避的程序!

我要咨询
版权所有:中国政法大学 京ICP备05004635号-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