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法考中,《民法典》是民法核心的一部法律法规,基本上所有民法知识点的法条依据都在这里。
除此之外,《民法典》还被称为是“社会生活百科全书”,许多法律条文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,比如各个年龄阶段的权利与责任。
0岁以下(胎儿)——胎儿也有继承权
《民法典》第16条:涉及遗产继承、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,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。但是,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,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。
《民法典》第1155条:遗产分割时,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。胎儿娩出时是死体的,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。
一般来讲,胎儿的继承权会出现三种情况:
1. 胎儿为活体,则该预留份额属于该婴儿,由其监护人监护保管;
2. 胎儿为死体,应作为被继承人的遗产重新依法定继承制度处理;
3. 胎儿出生时为活体,但旋即死去的,则该预留份额转化为该婴儿的财产,但因其死去,故用作为该婴儿的遗产依法定继承制度处理。
0-1岁——父亲不得提出离婚
《民法典》第1082条: 1周岁以内,婴儿的父亲不得向母亲提出离婚,但母亲提出离婚或者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父亲离婚请求的,不在此限。
8岁以下——无民事行为能力人
《民法典》第20条: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,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。
这个阶段可以独立购买文具等小额物品,但在大额消费、网络游戏充值等方面,需监护人同意。
8岁~18岁(不含)——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
《民法典》第19条: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,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、追认;但是,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、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。
《民法典》第1104条:收养人收养与送养人送养,应当双方自愿。收养八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,应当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。
《民法典》第18条: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,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。
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,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,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。
18岁——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
《民法典》第17条: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。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。
18周岁意味着完整的民事行为能力;在购房、投资、诉讼等民事活动,拥有自主决策权,需独立承担违约、侵权等民事法律后果。
20岁~22岁——法定结婚年龄
《民法典》1047条:结婚年龄,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,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。